小满已过,芒种将至。时下的中原大地麦浪滚滚,一派丰收景象,河南省“三夏”工作即将全面展开。5月23日,河南省政府新闻办举行新闻发布会,介绍今年河南省“三夏”生产工作有关情况。
8500万亩小麦丰收在望
据了解,今年河南省夏粮面积保持在8500万亩以上,与上年基本持平。面对粮食生产受去年秋汛影响、部分受灾地区苗情偏弱的不利形势,河南省各地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粮食生产各项工作,各级农业农村部门和有关部门坚持积极作为、精准施策,加强小麦生产田间管理,全力促进苗情转化升级,开展小麦条锈病、赤霉病统防统治,强化田间水肥技术措施运用,严格管控毁麦行为。当前小麦长势良好,丰收在望,为我们夺取夏粮丰产丰收,实现全年粮食生产开门红打下基础。
河南省委省政府成立“三夏”工作指挥部,设立综合、气象、疫情防控、交通、农机五个专班,统筹协调推进疫情防控形势下的“三夏”生产各项工作,各市县也成立了相应指挥机构,确保小麦适时收获,确保秋作物适时播种。
400万台农机投入“三夏”生产
河南省明确,各地各部门要高效统筹做好疫情防控和“三夏”生产,确保“三夏”工作进度不受疫情影响;确保全省8500万亩以上小麦机收率稳定在99%以上,小麦机收平均损失率控制在2%以内;确保种足种好秋作物,100万亩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任务落实到地块,秋粮播种面积稳定在7600万亩以上;确保夏种作物做到“种子下地、管字上马”;确保不折不扣落实夏粮收购;确保秸秆禁烧零火点。
据悉,河南省各地计划投入各类农业机械400万台(套),其中联合收割机18万台、播种机80万台。目前,农机需求对接、机具检修维护和驾驶操作人员培训等各项准备工作已基本完成,全省大规模机收将于5月28日前后展开。河南各县、乡(镇)均成立了应急农机抢收队,对疫情封控区和管控区,因疫情无法返乡农民、收割困难家庭,组织开展代收代种代管等服务,确保不漏收、不少收,应收尽收,服务到位。